2013年10月12日 星期六

因果與智慧


 里長在廣播著,晚上七點鐘在土地公廟前廣場,舉辦垃圾分類說明會,參加的人不論大人小孩每人都送一瓶1000cc的洗碗精,請擁踴參加。
 這是一個典型鄉里吸引居民來參加活動的一個方法。
 只是這一次不尋常的是里長破例的廣播了許多次。
 到了現場,果然各候選人團隊在入口處爭相著在發宣傳品。
 在場子裡,來參加的居民大多是老人及家庭主婦約二、三百人。
 會場裡,清潔隊講師很用心的講述垃圾分類的方法及好處,這樣可以讓我們居住的地球,垃圾減少一半以上,且新的環保垃圾袋是可以自然分解的材質,不會造成二次污染。
 記得小時候的環境,住家四周有許多大樹,每戶都有一個小圍牆、有後院花園,家裡四周的大環境整齊又乾淨,天氣熱時只要打開窗戶,都可以吹到乾淨又舒服的風,路上車子不多,相對地製造的噪音也不多,家家戶戶的小圍牆及樹籬幾乎阻隔了這些問題。
 這些典型的社區,比較像早期的日式建築房舍、眷村社區、公家機關宿舍。
 在人口迅速增加、社會迅速繁榮下,漸漸失控了,"追求美好"變成一個誘因,人們失序在花花綠綠的人間幻境裡,而忘記了來這裡的目地是什麼。
 就拿垃圾分類做例子,大量的發明、大量的製造、大量的使用下,就會製造過多的垃圾,為了處理這些過多的垃圾,又大量的發明、大量的製造、大量的使用處理垃圾的方法,將會沒完沒了,這是因與果。
 但如果你走進了智慧層面呢?
 智慧者他看的角度較遠,他知道他發明了什麼,在往後的世界會造成進步或污染,所以他選擇發明也選擇創造,他只會創造可以回歸地球無污染的東西,僅此而已。
 智慧者明白清楚什麼是「因」而不會創造因,當然也就不必收拾果。
 一般人不知不覺的一直在創造因,當然就要等著收拾自己創造的果。
 「菩薩畏因、眾生畏果」,這句話就是這樣來的。
 這樣的公案也常發生在我們生活中。
 我以前常遇到一些朋友,他們在準備開發一些商品出去,一直到在市場上出現問題時,他們總會說一句話,我怎麼知道結果是這樣,啊不試一試怎麼會知道。
 你是可以知道的,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的,靜下心來修智慧。
 當然這樣的例子,也可套用在其他的事情上。
 有一次我要吃一個梨子,朋友說皮有農藥就去拿削皮器,削皮的時候,另一個朋友又說,現在有一種削皮器是固定在機器上,輕輕轉就可以快速削皮,看到這裡,只是為了吃一個梨子,創造了這麼多產品,也製造了這麼多垃圾,如果只在源頭上處理不噴農藥,我們的世界就會變得很乾淨。
  前一陣子有一位朋友跟我說,為了響應環保不要再用保特瓶了,要像他一樣去買個環保保溫瓶較環保,我看了他的瓶子,瓶蓋也是塑膠做的,我跟他說這只是停用了 這一項,又去製造另一項,最好的方法就是不用。接著我舉了一個最近在觀察的一件事跟他說,中國五千年以來一直到清朝為止,沒有什麼污染,為何到我們這裡時 短短一百年污染這麼嚴重,朋友說因為古代人較沒智慧,不會發明像現代一樣的科技產品。
 古代人真的沒智慧嗎?還是中國的老祖先選擇發明?
 有空時看古裝戲時研究一下吧。
 
 垃圾分類說明會接近尾聲,市長及一群候選人忙著最後的衝刺,贈品及紀念品陸續送出,里民也漸漸離去,只留下滿地的宣傳單及垃圾。
 誰種下這個因,誰就要來收拾這個果。
 或是選擇當個智慧者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